重庆麻将换三张视频教学:
中国当代军事思想 文档
批准人:2012年01月26日《中国当代军事思想》教案 教学提要课 目:中国当代军事思想目 的:了解中国当代军事思想特别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明确中国当代军事思想特别是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的指导意义,自觉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指导,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内 容:一、中国当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思想的内容体系和最新成果三、贯彻主题主线,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方 法:理论讲解时 间:2个小时地 点:25号教室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要 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教学进程教学准备---------------------------------------------------------------------- 3分钟教学实施---------------------------------------------------------------------- 2小时一、中国当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都能够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既有的军事思想进行创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指导理论。因此,了解中国当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对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当代军事思想的深刻内涵,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指导理论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主要介绍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概念,并要求按照这一思想指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在国际战略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这一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是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战略格局经历了深刻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国际合作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和平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深刻反映了国际战略格局和时代主题的这一重大变化。二是世界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带来了战争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更新,先进的指挥系统、通信器材、作战平台使作战样式根本改观;核武器,激光、红外、航天、生化等新武器使作战手段日新月异。现代战争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战争面貌和战争理论经历了一次质的变化。一方面,传统军事思想的许多基本原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继承和运用,却又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的作战样式必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军事思想的相应发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是依据上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对未来战争和它的基本规律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预见,指明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三是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过去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中心,这就要求新时期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国防和军队建设同国家经济建设相比,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就要求各行各业都要适应这个大局,服从这个大局。要保证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不受干扰,就必须转变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如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仍然处在临战状态,经济建设就不可能不受干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很难保证。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富国强兵之道的最优选择。随着这个转变的实现,我国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序幕拉开了,这就迫切需要有现代化的军事理论,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军事思想,来指导国防建设、军队发展、战备工作和军事斗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是为适应我国这一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自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选举江泽民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至2004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15年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出现重大转变。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产生的根本动因。江泽民主持军委工作之初,正值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种重大的战略关系也相继发生了调整和变化。在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变为缓和,由对抗变为对话,和平力量进一步增长。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但在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的同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新的威胁。军备竞赛在高新技术领域里持续升级,可能引发新的国际紧张局势和军事对抗,这种形势对我们也有不利的一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造成新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美国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到处推行其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到2004年,美国对外动武达40多次,平均每年对外用兵4次,大大超过了其冷战时期对外用兵的记录。从1993年到2002年的10年间,美国总统共颁布了56个经济制裁命令,国会共通过了36个经济制裁法案。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外的文化渗透也日趋公开和频繁?!拔骰?、“分化”和遏制政策凸显。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并企图通过培植、鼓动和支持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各类分裂势力,对中国“分而治之”。在经济上,他们借口“知识产权”、“贸易不平衡”、“武器扩散”等问题攻击我国,或使用经济制裁与封锁手段,或以经济利益为交换条件,逼迫我方让步。在军事上,提高了亚太地区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在这一地区炫耀实力,随时准备使用武力。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他们以人权为幌子,支持达赖等民族分
|
- 关 键 词:
- 中国当代军事思想文档

关于本文